山西卫星地图山西旅游景点大同旅游景点>上华严寺

山西景点大同景点

山西大同市上华严寺门票

上华严寺

上华严寺

上华严寺门票价格:6元 

开放时间:夏季,早上6:30至晚上7:00;冬季,早上8:00至晚上6:00

查询电话/地址:0352-5137307

华严寺旅游指南:待定

上华严寺景点介绍:上华严寺位于山西大同市,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关于华严寺的创建年代,历史上说法不一。明成化元年1465年)《重修大华严禅寺感应碑记》称:“寺肇自李唐”。明万历九年(1581年)《上华严寺重修碑记》载:“唐尉迟敬德增修”。而清初茅世膺《重修上华严寺碑记》推测,寺创于北魏。这些提法因没有确凿的资料,难以考定。目前一般以辽清宁八年(1062年)作为上华严寺的创建年代。据《辽史·道宗纪》记载,道宗清宁八年“十二月……癸未,幸西京。”“建华严寺,奉安诸帝石像、铜像。”辽朝统治者契丹民族原是内蒙辽河上游的游牧部落,进入中原后受汉族地区政治文化的影响,接受了佛教。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辽代统治者大力推祟佛教,修建寺庙。华严寺建立后,不仅是佛教活动场所,而且还具有辽皇室祖庙性质,成为辽境内主要寺院之一,也是汉地佛教文化与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相融合的产物。辽代的华严寺规模宏伟,有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还有一系列殿堂、廊庑、楼阁等,蔚为壮观。《山西通志》记载:华严寺“有南北阁、东西廊。北阁下铜、石像数尊:中石像五,男三女二;铜像六,男四女二。内一铜人,衮冕帝王之像,余皆中帻常服危坐,相传辽帝后像。”由于契丹民族原始信仰中“好鬼拜日”,都是东向而拜,居住习俗也坐西朝东,因此,华严寺一反汉族寺庙坐北朝南的传统建置,改为坐西朝东,这种建筑朝向一直沿习至今。辽末保大二年(1122年),金兵入侵大同,华严寺毁于战火,“唯斋堂、厨库、宝塔、经藏、泊守司徒大师影堂存焉”。至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年),通悟法师等重建大殿、观音阁山门钟楼等殿堂。后省学、慈慧法师又广植花木,征集藏经,使华严寺得到恢复,但规模已逊于辽代。金大定六年(1166年),金世宗曾到此巡视。元朝武宗至大年间(1308一1311年),慧明法师主持重修,大殿、方丈、厨房、堂寮都修缮一新,并新建浴室、药房及房屋数百间。元末战乱,华严寺遭到严重破坏。明初一度没收为官产,明宣德(1426一1435年)、景泰(1450一1456年)年间,又重新作为佛教寺庙并予以重修。明中叶以后,华严寺分为上、下二寺。上华严寺以大雄宝殿为主要殿堂,砖石结构,布局严谨;下华严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木结构,建筑风格活泼、古朴。上、下两寺各开山门,自成格局。清初顺治五年(1648年),华严寺又遭战火,除大雄宝殿和薄迦教藏殿幸存外,其余“绀宇纟需宫,鞠为茂草”清朝时,其余殿堂又陆续予以重修,但规模和结构都不如前朝了。清朝末年,华严寺千疮百孔,一片荒凉。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佛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多次拨款维修华严寺。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上、下华严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将原来独立的上、下两寺合并为一寺。“文化大革命”中,这座古刹又被迫停止宗教活动,后改为大同市博物包,使建筑、塑像、碑刻、藏经都得以完好的保存下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的贯彻落实,政府批准上华严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移交给佛教团体管理使用。上华严寺占地面积二、三十亩,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另有山门、前殿及钟鼓亭、祖师堂、禅堂、云水堂及两厢廊庑,布局严整,高低错落,井然有序。大雄宝殿是具有独特风格和高度艺术水平的辽金建筑,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并称为中国现存最大的两座木结构建筑的佛殿。大雄宝殿矗立在4米多高的月台上。月台前正面置石级,周围装勾栏,四周巨相苍松,枝叶繁茂。大雄宝殿东向,面阔九间,53.75米;进深五间,29米,总面积为1559平方米,巍峨壮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佛殿之一。其结构为单檐五脊顶,出檐3.6米,檐高9.5米,殿顶正脊高1.5米,两端的琉璃鸱吻高4.5米,筒瓦长0.8米,重约27公斤。脊饰垂兽作二首相联状,形式极不多见。这种建筑结构十分牢固,经历八百年仍稳健、坚固、气势雄伟。因殿内需要相当宽敞的空间供奉佛像,因而采用了“减柱汉。”在殿中七间大的地方共减少内槽金拄十二根,并使外槽的柱子略向里推进,既减少殿内柱子密度,又能合理承重,并节省不少材料。这充分反映了辽金时期在建筑中巧妙地运用了结构力学原理,从而创造出这一杰出的作品。大殿的外檐斗拱,共有五种,均为五铺作,形制硕大有力,既传递了殿顶负荷,又增加了建筑的美观。其中当心间和两个档次问的补问铺作,分别施用60°和45°斜拱,颇富变化,是辽金建筑的独特风格。正面辟门三,门板外饰壶门牙子,形制古朴,为辽金时期特色。大殿正中供奉着五尊佛像,称五方佛,正中是法身佛,正毗卢遮那佛;左手第一位是南方宝生佛,表示佛德,第二位是东方阿闭佛,代表觉性;右手第一位是西方阿弥陀佛,表示智慧,第二位是北方不空成就佛,表示事业。这五佛是根据密宗理论来说明佛的意义。这五尊佛像皆为明代所塑,中间三尊为木雕,两侧两尊为泥塑。佛坛两侧排列着明塑二十护法诸天,姿态各异,神情不一,身躯前倾15度,造型别具一格。殿堂顶部天花为明清时补装、彩绘,共970多块,饰以龙凤、花草、仙鹤、梵文等,把大殿妆扮得富丽堂皇。四壁布满壁画,达875平方米,大多为清末绘制,有部分明代以前作品。题材广泛,有佛经故事、观经变、华严经变、善财童心拜观音等等,色彩鲜艳,保存完好。上华严寺在殿堂布局上还巧妙运用了对比衬托和先抑后扬的设计手法,突出大雄宝殿的宏伟和风采。寺庙第一个小院落由山门、前殿、禅堂和僧房组成,与后部宏伟的大雄宝殿形成鲜明对比,前面的小院落衬托出大殿的轩昂气势,达到先抑后扬的效果。在大雄宝殿的高台前,有一小牌坊,两侧有构造简洁的钟亭、鼓亭,这也是辽金佛寺的布局特征。殿前的小牌坊和钟鼓亭衬托出大殿的高大。就大殿本身而言,从外观上看粗犷雄伟,但内部四壁彩绘,顶部天花,朱漆柱身,佛像金光闪烁,十分精美华丽,与外部的阔大粗犷风格形成鲜明的对照。正由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交融,才产生了别具风彩的佛教古刹。华严寺以它建筑之宏伟、结构之美观、气宇之轩昂、雕塑之精湛、壁画之丰富在中国佛教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上华严寺内还保存有许多珍贵的碑刻、文物。如大雄宝殿前檐北端外壁镶嵌有南宋朱熹书《易经》碑四块,笔法遒劲,系明末崇祯年间摹刻的。大殿月台中央置有辽大康二年(1076年)八角陀罗尼石经幢和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铁制梦香炉一座。前院还有明代书法家文征明的诗碑一通,正面诗题为《太湖》,背面诗题为《涵村道中》,字体刚遒端秀,是书法艺术的珍品。1983年,国务院将上华严寺列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1984年交给僧人管理使用。在住持藏宝法师带领下,经过宗教界的修缮和管理,寺貌焕然一新,现已成为大同市佛教活动的中心,并接待了一批批海内外佛教信徒及游人。

旅游景点:

电脑版
© 2024 85384.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