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古城 门票
剑阁古城是剑阁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南北朝宋大明中(公元457棗464年)置南安郡,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相继有:南齐、梁置安州;北魏、北周置始州普安郡,隋置普安郡;唐、五代置剑州,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改剑阁县,1935年又置剑阁专署。四山环绕的剑阁县城,北有涓涓傍城东门过闻溪河,东南有秀丽的鹤鸣山,川陕公路傍城东门过闻溪河,终日车如流,人如潮。那横跨闻溪河上的钢筋混凝土公路桥,原是平板石桥,名武侯桥,是诸葛亮率兵北伐时所造。伫立桥上,扶栏眺望,便可见面城东门残存的古城墙。明正德年间(1515年后)剑州知州李璧主持修筑的城墙,呈桃形状环绕古城,周长1582米,现只存528米。那青石垒砌,中心夯土,高5米。厚3米的城墙,仍能看出当年城墙的雄壮。古城东门,便是东西走向横穿城池的主街道。古城原有城门6座,东门曰“青阳”,西门曰“德胜”,南门曰“化成”,北门曰“汉阳”,东北门曰“迎思”,西南门曰“鹤鸣”。现只存南门、西南门。南门,门洞深4.5米,宽3.45米,双扇木门外护铁皮,乳钉突凸。昔年戈矛相搏,只需紧闭城门,便可固守。门洞青石拱成,题额“秀分阆苑”;两帝石柱上有野鹿衔花、吉祥花纹的浮雕;门洞上方高筑着箭楼,重檐歇山式的屋顶上铺盖着筒形陶瓦,飞檐翘角。昔年古风,一览无余。进南门,即是巍峨的钟鼓楼。鼓楼高19.5米,重檐逐层收缩,形似宝塔,凌空翘角飞檐,气势俊秀。楼三层,皆被七根四方形的巨大石柱,九根通圆木柱撑托,行人车马皆能穿行楼下。钟鼓楼东西与主街道相接,北与火神庙紧紧相依。钟鼓楼是古城普安镇之中心。登临鼓楼,一览众街,全城风貌尽收眼底。从钟古楼东街数百米便可进入著名的二贤祠。它是人们为褒扬剑州李璧、杨如震二人“拓城池、毁淫祀、建义仓、立仕学、罢繁苛、设养济院,修路植柏”的惠政而建造的。祠内正殿及两边厢房保存完整,李璧、杨如震二人铜像,现保存在县文物管理所。紧靠二贤祠的是明清建造的兼山书院。这些古建筑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们是研究我国古建筑艺术和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从钟鼓楼往西出西门里许,便可见到翠竹环绕的龙泉井,为椭圆形石坑,直径2米,泉水清洌,冬暖夏凉,其味甘美。距龙泉一里处还有“沤月泉”,巨石上镌刻着楷书“沤月”二字,石崖下4米处便是“沤月潭”。古时,林茂蔽日,有“苍穹无明月,月影映潭中”的奇景。古人在此处建造了“沤月亭”,今只存遗址。西南门外的“安乐泉”,“安乐”二字尚在。据传“安史之乱”时,唐明皇被迫入蜀逃难,爱妃殒命,闷闷不乐,行至剑阁城外此地,用此山泉煎茶,饮之安乐,故赐名“安乐泉”。清人乔钵曾题诗云:“当日琅玢过剑前,何安何乐山泉?风流帝子多情事,只少杨妃手自煎。”泉水至今清凉,仍为市民饮用。剑阁城西门外,汉阳山麓宋代始建的南禅寺,城南门外烟街上的圣寿寺,殿宇昂然,古貌尚存,是古城普安镇的又一大特色。沿城南门外城墙东行到东门口,又有一个醒目的去处,那就是著名的《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石刻。石刻长12米,字大14厘米左右,共10条,计187字。它是全国内容完整,规模最大,保护最好的“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石刻。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经过剑阁,在城南驻扎一月,创立了普安镇苏维埃政府,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播下了革命火种,红军走后,群众用稀泥糊盖才保住了它。明代的城墙,幽深的古寺,典雅的钟鼓楼,鳞次栉比的瓦舍高楼,古朴的十字街,步履街头,宛若置身明代的古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