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古城墙 门票
目前保留下来的衢州城墙始建于何时,史志均无明确记载,尚难以确定,但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唐以后衢州才正式建筑了砖石城墙,明嘉靖《衢州府志》云:“唐武德四年(621)置衢州建郡治。”《唐书·五行志》载:“元和十一年(816)衢州大水毁州廓。”有廓必有城,因为自古以来城廓是相依的。唐崔耿《女楼记》云:“衢之城成于龟山峥嵘岭上”,说得也十分肯定。所以由此推断,作为府治的衢州城,其城墙的初建,当在唐武德四年建郡治之后,其址当以龟峰,峥嵘岭,也即今天的府山为中心。在此以前,作为县级政权政府所在地,应该也有城墙,但是第一,这个城墙的规模不会很大,第二,这个城墙在唐“置衢州建郡治”后因城市扩大而废弃。目前的城墙与唐代所建城墙基本吻合,自唐以后,城墙历经修筑、扩展,并保留至今,可谓是历史悠久的“唐朝遗迹”。北宋宣和二年(1120)十二月,方腊起义军攻陷衢州,第二年郡守高至临于龟峰修筑旧城。据清康熙《西安县志》记载:“城墙一丈六尺五寸,广一丈一尺,周回四千五十步。为六门,城之上各建楼门。东曰迎和;南曰礼贤……俗又谓通远,今名光远;西曰航远,……俗之谓水亭门,今名朝京,北曰永清,俗谓浮石,今名拱辰;小南(门)曰清将,俗谓前湖,又谓魁星,今名通仙,以路通柯山故名;小西(门)曰和丰,俗谓隶堰,今名通广。”城北、东、南三面竣濠引水,城西临衢江。自此,衢州四周有高墙,墙外有濠,形成了完整的城池。《宋史·高宗记》载:“绍兴十四年(1144)严、信、建、衢四州水。”大水冲坍城墙,郡守林待聘修复。《宋史·五行志》载:“嘉定三年(1210)五月,严、衢、婺、徽州大雨,水溺死者众,记田庐市郭。”衢州城圮五分之一。郡守孙子直以朝廷赈货之余为资,密院遣殿司将官部濠寨兵参加修城之役。孙子直离任后,郡守綦奎继之,修城垣“五千三十有二尺,楼堞相聚视昔增壮。”嘉定十一年(1215),群守魏豹文又使六门城楼焕燃一新。过了100多年后,到元至正十五年(1355),伯颜忽都为监郡,他沿着子城旧址筑新城,周回九里三十步,又于迎和、通仙,先远,拱辰四门之外包以月城,并复建层楼于六门之上。明朝时,也曾经过数次修茸。据康熙《衢州府志》、嘉庆《西安县志》、民国《衢县志》记载:“弘治已末(1499)郡守沈杰修葺城垣,引石室堰水入濠,环城潴水,虽旱干不涸”。嘉靖庚申(1560)郡守杨准增修。万历三十八年至四十三年间(1610-1615),郡守洪纤若重修因火而毁的朝京门城楼。天启二、三年(1622-1623)重建拱辰门城楼。“崇祯庚辰(1640)郡守张文达修城、浚濠,竖谯楼五、建窝棚四十三,造土墙二千四百二十五。”由此,在整个明代,衢州城墙雄立,创立了铁衢州的基础。自清代顺治五年(1648)至民国5年(1916)的210年内,对衢州的城墙的维修也有20余次。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衢州城墙的建设史,也可以说是衢州城市的发展史,折射出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非常丰富的内容,城墙的一砖一木都凝聚着历史的厚重。完整的城墙分为四层,分别为“京城”、“皇城”、“宫城”和“外郭”,而衢州由于不是皇室所在,所以衢州古城墙只有“宫城”和“外郭”两部分,大的城郭有八个城门,中型城郭有六个,而小城只有四个。衢州作为浙西交通要冲,拥有东门、北门、大西门、小西门、大南门、小南门六个城门。目前,大南门、小南门,大西门、东门经过修缮,保存尚为完善。修缮后的城门仍由青黑色石砖垒成,有些城墙上还被爬山虎一类的草本植物覆盖,基本上保存了城门的本来面目,衢州城门的一些特点还依晰可见。比如小西门瓮城,就是外城墙与内城墙或护城门之间的一块空地,这样守城士兵就可以打开外城门诱敌深入,然后关闭外城门,内外城以及两侧城墙形成一个瓮状结构,此时消灭敌人就如瓮中捉鳖,易如反掌。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军事思想和战争的战略战术。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衢州四省通衢,为浙西门户,由沿海通往闽赣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是军事重镇和兵家必争之地,位于龟峰和峥嵘岭(即府山)之上的东门,又名“铁衢门。”方蜡起义,黄巢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北伐军进攻孙传芳部等,都曾在这里受挫,久攻不下,故该门又被称为“铁衢门”。特别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侍王李世贤等,率军数次围攻衢州,最长的一次达半年之久,但都因城墙高而坚固,易守难攻,而损兵折将,无功而返,“铁衢州”也因此得名。衢州城墙大都高约五米,墙面少滑平整,墙宽约两米,便于车马行走。“峥嵘山突兀,柳宇横烟霞,策杖寻旧戎,苍苔石径斜。”清人王荣俊的这几行诗充分说明了这是屯兵守城的险地。城墙除了以上特点,还有屯兵、存粮的作用,体现了古代修筑城墙的初衷,一切为战争服务。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时代的进步,城墙的这一功能正在逐步淡化,并失去其原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