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故居 门票
胡乔木故居,位于盐都县鞍湖镇张本村。故居原为砖瓦结构的四合院,前后三进,连东、西厢房有数十间。土改时,胡乔木父亲胡启东先生,主动将田地、房产献出,分给贫佃农,仅留下座北朝南堂屋三间。1991年当地政府对故居进行了重新修建,现有故居占地约200平方米。故居堂屋正中悬挂着胡乔木七十岁时的巨幅画像,两侧悬挂的是他在北京工作、生活时的数十张大幅照片,其中有与******、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合影十余张。东房间陈列着胡乔木生前捐赠的千余册图书,西房间陈列胡乔木幼时睡的床铺,用的部分桌凳,还有原全国书法协会领导成员,标准草书学社社长胡公石赠送的28幅诗词字画。在故居东南方,还保存一高大石碑坊,上边横额是"贞孝之门",两侧有联,为曾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手书,联曰:春祠立石垂视范,河客停桡拜女宗。这是当地百姓为表彰胡乔木祖母胡季氏青年守寡、抚孤成立而捐资建立的。胡乔木,1912年6月1日出生在张本村,幼年在村里读小学,1924年,小学毕业后考入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1930年考取了北平清华大学。1931年参加革命,1937年门7月到达延安。1941年2月起开始担任******的秘书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一直到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前,长达25年。他还曾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1950年至1954年)、中共中央副秘书长(1954年起)、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56年9月起)、第十二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2年9月至1987年10月),以及担任新华通讯社社长、《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等。胡乔木,人称"中共中央一枝笔"。他长期担任******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起草、整理、修改了一系列载入史册的重要著作、文件:******的名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胡乔木根据******讲话记录整理的;《六大以来》、《六大以前》和《两条路线》等书,是他协助******编辑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一历史性文献的起草,他在******、党中央指导下起了重要作用;他为延安《解放日报》写了几十篇社论。其中,1949年新华社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是他在******指导下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中各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草案)》,主要由他起草;解放后,他参加起草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共余大文件,参加编辑《******选集》第一至第四卷,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讨论写出那篇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再论无产阶级的历史经验》……在******去世之后,他依然是"中共中央一枝笔":那成为中国历史转折点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世人所瞩目。在******等主持下,会议公报出自胡乔木笔下;在邓小平和中共中央指导下,他又负责起草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一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文献,负责起草了中共十二大的主要文件:他主持了《******选集》第一至第四卷第二版修订工作,帮助******审定《******文选》,编辑了《******诗词选》新版本……他的一生,写了大量的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文献,却几乎没有以他个人名义发表,即便是那曾广为人知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最初也是他为中共中央起草的文件,直至******亲提议以胡乔木名义发表,这才印行了以他署名的第一本书。他的绝大部分工作是幕后",是以党的名义、以领袖的名义、以延安《解放日报》或后来的《人民日报》社论的名义发表,确确实实是"中共中央一枝笔"。胡乔木这枝笔,受到******的称赞。其中,特别是由胡乔木起草的《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西藏的革命和尼赫鲁的哲学》,******多次说过赞赏的话。周恩来总理曾这样说起胡乔木:"许多文件只有经胡乔木看过,发下去才放心。文件经胡乔木修改,就成熟了。"许多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文章、文集,在发表、出版之前要送胡乔木看一下,作些修改,这几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胡乔木同志是中共第八届、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政治局委员,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届、第三届、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顾委常务委员,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1992年9月28日7时16分,这位"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我党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一岁。胡乔木有很多藏书,有三万余册已捐给了盐城市图书馆,为此,盐城市图书馆二楼专门辟有"胡乔木藏书陈列室",并在门前广场上塑起胡乔木汉白玉塑像:胡乔木坐桌前,手捧书本,抬头远望。黑色大理石底座上,刻有江泽民亲笔题词:"深切缅怀胡乔木同志"。1997年5月3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胡绳曾专程前来为胡乔木塑像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