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邦古城 门票
在江西省南康市坪市乡政府西面一公里开外,有一座鲜为人知的古城——谭邦城。现名谭邦村。这是一个颇有来历的村庄。史载:明正德六年,谭邦村人氏谭乔彻,追随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王守仁平定桶冈、横水等地起义民众,并协助王守仁建立崇义县治,功绩卓著,却不随王守仁回京受赏,情愿回老家—南康谭邦村养老。王守仁有感老将军功高一世却高风亮节,遂上书朝庭,要求犒赏谭将军。明武宗亲封“威武大将军”,玺书“威武克振”匾赠谭乔彻,并敕赐建造谭邦城。于是,于这穷山僻壤之地,平地起雷,一件撼动当世人并影响谭邦村人几十代人的宏大场景出现了!数百名工匠,开山劈石,垒墙建城,历时数载,一座气势壮观的石城诞生了。今天,从谭邦村族谱上绘制的古城图上,这座谭邦古城简直就是微型的明时赣州城--城墙连绵呈环抱,东南西北四座城门雄奇地瞪视着四面旷野的逶迤大山,整个城形似巨龟,尾直抵屏风状“网形山”,前面南门乃龟首,气势轩昂地目睹着稍远处的圩镇,一副王者风范。谭邦河则玉带状流往东边的古云桥。古城面积约万米,内有700余人仍生存在其中,全是谭家族人。谭邦城最富特征的是环城的无数池塘了。从南门始,一路看气。于是,便于这城外挖掘了众多的池塘并养着鱼,以求风水旺盛、家庭兴旺。这池塘在谭邦村是个宝,历代人只能是修补与掘建新塘,谁也不能毁塘,所以这谭邦城周围的池塘便愈来愈多,到如今倒便成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别致风景。谭邦城的东门处,一段高崖之处,块石筑基,呈高台状。便是于这危石中,两棵巨大的古樟昂然而立,朝着东方的太阳每天第一个送去它们庄重的注目礼。古樟如虬般,在底部猛地拧了一下身子,形成弥勒佛的巨肚状,几杆分支形成华盖探往云端,下面则是左右各立一汪清彻的池塘水倒映着古樟的高大身形。于这种形势前,想象当年东门傲然的姿态,真有点立于古战场要塞的飒飒感。宗祠几经修复,旧址未改,容貌已变。与众多的家庭族祠堂一般,无别样特色,门前一雕花青石,是清朝乾隆年间立的贞女牌坊遗物。翻族谱才知,哪年月,出了个不平凡的女人。其人名叫谭开姑,从小聪明、智慧,喜读书,颇解义理,好募贴,字端楷,一如其本人,端庄贤淑。成人后,其父母为其择一钟姓男家为婚,未想到,未及嫁过去,男人先夭。从此,她便“屏膏沐卸铅华淡素自若”,再也不肯另嫁,情愿在父母身边奉守一生。直至她母亲过世的前一年,某日,开姑“沐浴整衣端座而逝”,并无一点痛苦状。安详之极,令村人大奇,时年开姑52岁。族人奉为贞女、孝女。于是,捐钱为之设立巨大而精致的牌坊。牌坊光耀了好几百年,却于文革间最终毁圯了。谭邦城城老、牌坊大,井亦不凡。城中心的二米见方的正方形古井,曾与左右两附井并称为奇迹。如今只剩了主井了。村人告知,井水二米深,却从未枯竭过,曾经在井里有一块方形的铭文砖,井水清澈见底,砖上铭文清晰可见,井中养了不知多少年代却总也长不大的红鱼更是连须虬也可见到。后来,铭文砖失踪了,井水的清澈度便差了许多。我们伫立于古井旁许久,企求出个奇迹,铭文砖再现身影,却只有红鱼浮游出来,吐出几串泡沫,与我们招呼一番后,潜入底处去了。直留给我们深深的感叹。其实,谭邦城在近代还有一段故事。1945年春,躲日本鬼子,从九江辗转而来到唐江躲难的光华中学师生,在唐江名士卢盛训先生的引导下,来到了大山深处的谭邦城。他们要借助古城的保护维护不甘作亡国奴的人格尊严。纯朴的古城拥抱了这些负笈南下的学子们。在古城,有半年的时间,他们继续着未尽的学业,也在学余之时,品味古城的坚强与质朴,玩举谭老将军留下的数人方扛举得起的大刀,登攀“网形山”、饮啜老井水…….留下了好多痕迹在谭邦村老人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