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区东南面。隶属广西桂林市,位于漓江西岸,风景秀丽。建县始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余年。县城距桂林市区65公里,距自治区首府南宁445公里。全县总面积1428.38平方公里,辖6镇3乡,114个行政村(居)委,总人口30万,居住着汉、壮、瑶、回等13个民族。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高度概括了阳朔的自然风光在世界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山青、水秀、峰奇、洞巧”,为天下四绝。
县内旅游资源可分为一环、二带、五景区。阳朔百里山川,处处奇山秀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被誉为“中国旅游名县”。
阳朔自然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9.1c,气候温和宜人。有耕地30余万亩,林地80余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苎麻质量特优,沙田柚、金桔、板栗、柿子产量和出口量最多,在广西占有主要地位。地下有丰富的铅锌矿、大理石矿、重晶石矿等。
阳朔水路上溯桂林,下达梧州、广州,常年通航。县城距桂林市区仅65公里,有二级混凝土公路(属321国道线)相连,铁路、民航可依桂林与国内外大中城市相通。县内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程控电话装机达1万门,直通国际国内;电力资源充沛。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县境内的叫化岩、大坝岩、塘后山、英布山等地已有人类活动。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今阳朔地方为桂林郡管辖,无县名。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阳朔为始安县地,属荆州零陵郡。
东汉,属荆州零陵郡,为始安侯国地。
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在今阳朔县地置尚安、熙平两县,属荆州始安郡,是为阳朔县建制之始。
西晋泰始年间(265~274年),撤销尚安县,其地并入熙平县,属始安郡辖地。熙平县治在今兴坪镇狮子嵅村。
南朝宋泰始年间(466~471年),改始安郡为始安国,熙平县属其辖地。
南朝梁代(502~556年),撤销熙平县,其地并入始安县,阳朔为始安县地,为桂州所辖。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县治由熙平迁今阳朔镇,县衙建于羊角山下,以“羊角”谐音“阳朔”为县名。阳朔县因此得名,该名历经各朝,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