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碱滩区位于克拉玛依市区东北30千米处,北与托里县接壤,南同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连接,西南是克拉玛依区,东北是乌尔禾区。东经84°57’-85°15’,北纬45°34’-45°43’。总面积1272平方千米。总人口6万人(2004年)。
地形轮廓呈条形。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荒漠气候,干燥、多风、温差大,大风、寒潮较多。年平均气温为8.4℃,历年极端高温达48.6℃,极端低温-44.5℃。年平均降水量为169毫米,蒸发量2558毫米。年平均大风(8级以上)日数72天。无霜期225天。
白碱滩区辖2个街道:中兴路街道、三平镇街道。
历史沿革
白碱滩区是克拉玛依油田的一个主要生产区。1958年,克拉玛依油田第一口日产上百吨的高产油井——193井诞生于此,193井长期以来被誉为油田的“王牌井”。从50年代的勘探开发、60年代的艰苦创业、70年代的发展,到80年代的腾飞,经过两代石油职工的艰苦奋斗,白碱滩区逐步建成门类齐全的石油工业体系,城区建设、商业贸易、金融保险、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服务行业等方面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1982年设立白碱滩区政权机关,1984年撤销。1991年8月恢复组建设立白碱滩区,辖2个自然镇(白碱滩镇、三平镇),共有16个新村,26个居民委员会。
1998年末,全区总人口为62633人;有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回、苗、满、壮、锡伯等27个民族;汉族人口48166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6.9%;少数民族人口14467人,占全区总人口的对23.1%。
2000年,白碱滩区辖2个街道。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64297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 中兴路街道 46724 三平镇街道 17573
开发简史
石油是白碱滩区的主要自然资源,石油储量大,质地优良,可炼制多种航空、航天用油、最耐低温的柴油和多种润滑油、优质沥青等。除石油外,还有煤、石膏、芒硝、石棉、水晶石等矿产资源以及烧制砖瓦和超轻陶粒的土、沙、三等建筑材料。全区土壤分布从南到北,依次为棕钙土、荒漠灰钙土和灰棕色荒漠上。荒漠植被有梭梭柴、红柳、胡杨、沙枣以及多年生禾草和短生植物,境内野生动物主要有黄羊、野兔、野猪、狐狸、蛇、蟾蜍及野鸡等。
白碱滩区在解放前是一片戈壁荒滩,低洼处常年积水,到处长满芦苇、灌水,常有黄羊、野兔等野生动物出没,游牧到此的牧民根据这里的地理环境,曾取名“结然·布拉克”,意为黄羊****的地方。后来又有人起名“白水滩”,意思是这荒滩上有水。1956年石油工人勘探至此,见遍地是茫茫盐碱,于是又取名“白碱滩”,此名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