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印寺 门票
密印寺位于宁乡县沩山山腰毗卢峰下。此处虽是山腰,却纵横数里绿野平畴,流水淙淙,清风习习。青松、翠竹、银杏、红枫相映成趣,风光十分秀美。密印寺是沩仰宗的祖庭,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其开山祖师是高僧灵佑禅师,唐宪宗元和末年(公元820年),灵佑来到沩山结庐为庵,传经说法。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经宰相裴休申奏,御赐寺额“密印禅寺”,乃立寺。“密印”源出古印度密教,“口诵真言(语密),手结契印(身密),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印,即可成佛”。灵佑在沩山坚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过着农禅并重的生活,晚年因裴休、李景让等人的推崇和支持,寺受大量土地布施,禅众日增。后灵佑禅师又传法仰山(在今江西宜春),创立了沩仰宗。据史籍记载,唐宋时,密印寺占地广阔,殿宇宏伟,僧众多达3000余人,寺田3700亩,盛极一时。传说当时寺内铸有千僧锅,可作1000人的饭。宋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铸5048斤大钟一口,涂以黄金,置之钟楼,晨敲夕叩,声闻数里,加之寺里原藏经文5048卷,原有田租5048担,遂有“密印三藏”之称。密印寺创建一千多年来,历经朝代更迭,屡遭兵火,又多次重建。现存建筑有山门、大殿(万佛殿)、后殿、配殿、禅堂、祖堂等,占地共9000多平方米。除禅堂为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所建外,余多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重建。万佛殿是密印寺内最著名的建筑,仿南岳大庙大殿建造,高九丈,重檐歇山顶,内外三十八根柱,全为白色,花岗石,金色琉璃瓦顶。墙砖高尺余,每砖模制贴金佛像,共12182尊,镶嵌于四壁,备极庄严,堪称海内第一。密印寺有许多故事,其中法海影响广泛.在人们的心目中,法海远在镇江,他与沩山密印寺有什么联系呢?其实,他就是密印寺建造者裴休的二公子裴文德,他代皇子出家的那家寺院最初就是沩山的密印寺。历史在很多的时候是不会同情弱者的,如果你够倒霉了,那么历史往往还要在你的身上踩上一脚,让你一生一世甚至永世不得翻身。当然,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在历史的长河中,侥幸没有被遗忘。法海(裴文德)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高中状元,被皇帝点为翰林,本来,锦绣前程在他的面前铺展开来。但这一切最后却变成了镜花水月,他要代病怏怏的皇子出家。古佛、青灯、木鱼、袈裟的生活并不浪漫,从繁华跌入枯寂,从此没有鲜衣怒马的生活,这是一种巨大的反差,即使是从小就受到信佛的父亲裴休的耳濡目染。我们不知道,当时的丞相之子裴文德是怎样想的。还叫裴文德时候的法海并不知道,这只是漫长悲惨名声的开始。如果他早就预知到了这一点,他会怎么选择?也许,在那个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社会里,代君出家、为父尽孝将是他不得已的选择。于是,他的命运就注定了。他脱掉光鲜衣服的那一刹那,他知道,自己面对的将是另一个天地了,沩山、密印寺,成了他僧侣生涯中第一个驿站。现在走进密印寺,只有寺碑上简单的说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宰相裴休捐建密印寺。时年,皇子得恶疾,看尽天下名医均不奏效,裴休送自己的儿子代皇子出家,密印寺主持灵佑禅师为他的儿子赐号“法海”。裴文德就这么成为了日后让人如雷贯耳的法海,也许,不但他自己没有想到,给他取名字的灵佑禅师也没有想到吧。后来,法海云游大江南北,在杭州西湖留下了与许仙和白娘子的民间故事.于是,虔诚的和尚几经蜕变,成为举世闻名的妖魔,谁是谁非,实在难以分辨.如果裴文德安安心心在密印寺修行,也许,天下会多一个默默无闻的高僧,少一个声名狼藉、遭人唾骂的和尚。如果不是出现了一条白蛇,如果不是一座雷锋塔,如果不是鲁迅的一句法海多管闲事,也许法海会受到公正的尊重。总之,因为一部为女性鸣冤叫屈的《白蛇传》将法海搭了进来,使他从此堕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他的名声在以后再难恢复。不过,千年密印寺作为唐代胜迹,因为有了法海,却更具一种离奇的色彩.意大利哲学家本纳德多·克罗齐曾说过:“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对于法海来说,我们越拿他说事,就越是模糊了他本来的面目。也许,对于当代人尤其是宁乡人来说,不应该遗弃这个可怜的少年,这个倒霉的和尚——在宁乡,在沩山密印寺,曾经有法海这样一个高僧在这里走出了,无论如何,成就了他的一世名声,也留下了一个难辩真伪的千古之迷.为促进密印寺的繁荣与发展,宁乡县成立了西部经济文化发展基金会,投资近亿元建设万佛灵山和千手千眼观音像,增加沩山漂流和仿古街等旅游景点,现在,密印寺已成为湖南长沙四条精品旅游线路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香客与游人。